[260115]形成新质生产力,东北城市投资潜能在何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其也成爲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高頻詞。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在東北提出,其有着國家對東北地區轉型發展的重要考量,亦爲全國創新發展指明方向。
如何把資金投向新質生產力的方向,這也是產業界和經濟界比較關注的議題。爲此,財聯社政經研究院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推出了《東北城市投資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作爲東北地區的傳統優勢行業,生命健康、裝備製造、汽車等是吸收投資的主力行業。
近年來,隨着東北地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貿易批發、運輸行業吸收了大量投資,並隨着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的落實,東北地區的農業、航空航天領域的投資吸收額也出現了一定增長。傳統產業求新求變,新興產業潛力不斷釋放,共同助力東北地區產業振興。
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市東北地區投資熱點行業
2003年3月,國家提出“東北振興戰略”。二十年來,在“振興東北”的強烈號召下,東北三省吸收投資遠不及預期。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此次《報告》從吸收投資規模、佔比、增長等角度來看,運輸、貿易批發、汽車、生命健康、裝備製造、材料、航空航天是東北地區的投資熱點行業,其中不少行業也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行業。
根據吸收投資規模,《報告》遴選出各行業吸收投資前三甲城市。
先看航空航天產業,旅遊爆火的同時,作爲東北老工業基地,近年哈爾濱也在謀劃航天產業佈局。
在《報告》中,哈爾濱航空航天產業吸收投資佔據東北第二名,這也得益於該市近年來出臺系列扶持政策,鞏固產業基礎優勢,培育航空產業實現集羣化發展,扶持專業化配套企業做大做強。
哈爾濱擁有以哈工大爲首的多所科研院校機構,在航天、材料、半導體等領域具有較強技術優勢。據瞭解,哈爾濱市正努力打造航空產業高地,該市計劃,到2025年航空產業鏈規上企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2030年以前具備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羣的基礎實力。
排名第一的則是老牌航空航天產業強市—長春。根據長春市“十四五”規劃,要突出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做大做強航天製造、航天信息、通用航空三大產業鏈,打造 以衛星應用爲重點的北方航空航天產業高地。到 2025 年,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億元。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行業屬性來看,一切利用新技術提升生產力水平的細分領域,都屬於新質生產力的應用範疇,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成爲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報告》顯示,裝備製造、生命健康、汽車等是東北地區的傳統優勢行業。在東北地區的上市公司中,上述行業公司數量佔比爲35.29%。
作爲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裝備製造業門類齊全。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顯示,齊齊哈爾力壓“東北F4”成爲吸引投資第一名,這也得益於齊齊哈爾雄厚的工業基礎,中國一重、中車齊車、建龍北鋼等一批“老字號”企業如雷貫耳,裝備製造業是齊齊哈爾重點發展的重點產業,主要生產鐵路貨車、新能源汽車等47個大系列近300種產品,具有發展高端重型數控機牀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重大成套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農牧裝備的優勢。
不僅是齊齊哈爾,事實上,裝備製造業一直是東北三省發展的重點產業。遼寧先後制定印發《遼寧省先進裝備製造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遼寧省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全力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等3個萬億級產業基地。
再看吉林,先看一組數據,2023年上半年,吉林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產值增長10.1%,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8.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2.6%,均明顯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
黑龍江省則是新中國最早佈局重型裝備工業的地區之一,其中有多箇重點企業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比如哈電集團是我國大型發電設備、電力驅動設備研製骨幹企業,中國一重目前已發展成中國核島裝備的領導者、國際先進的核島設備供應商和服務商。齊重數控 “齊一”牌機牀爲中國馳名產品,齊二機牀創造了我國第一臺重型落地銑鏜牀、第一臺數控多工位壓力機等十餘項第一。
張燕生表示,對於黑龍江來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至關重要。黑龍江製造業基礎很好,有“三大動力”、有“哈軍工”,長期以來黑龍江的製造業率、城市化率、人均受教育程度以及農業規模性開發的潛力都很大。事實上,現階段黑龍江的微觀基礎和基層的市場活力都在形成和發育之中,也在發生新變化。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投資東北的重點領域之一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東北持續釋放的投資吸引力,反映出老工業基地高水平對外開放呈現出積極變化。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大關鍵領域。其中最值得矚目的是去年6月央企領投的5000億大單。
去年6月,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在瀋陽聯合舉辦了“國資央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會後,央企與上述三省一區舉行項目簽約儀式,簽約合作項目111個,總投資超5000億元,涵蓋工業、農業、能源、基礎設施等多箇領域。
此次會議也強調,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爲着力點,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佈局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9月,國資委提出要支持推動中央企業結合東北地區資源稟賦,加強在東北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積極與東北地區企業共建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深化與東北地區企業的科技創新領域合作,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在央企的助力之下,東北三省固定資產投資一直呈增長態勢。2023年1-11月,遼寧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5%,其中中央項目投資增長32.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3.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3.4%。高技術製造業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增長6.6倍;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67.0%和36.4%。
朱克力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了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方向,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與市場前景。通過在這些領域加大投資,地方政府可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通常具有創新性強、技術密集度高、產業鏈長等特點,能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集羣效應,有助於提升地方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上海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專家王瀅波對記者表示,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效率,要通過市場將資源配置到效率最高,回報率最爲顯著的產業,傳統的工業和農業由於信息化程度較低,回報率不斷走低,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已經無力承擔起促進經濟復甦的重任。戰略新興產業技術密度高,具有自我加強的反身性,而且可以通過技術外溢促進整體社會效率的提高,促進了整體社會的數字化進程,大大提高了社會管理和運營效率。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東北各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爲2024年的重點工作,其中不少地區提出了明確發展的產業計劃。
瀋陽作爲東北經濟重鎮,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新能源及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集成電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羣發展。開闢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新領域新賽道等。
在今年哈爾濱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提出要着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並從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集羣等方面指出明確路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