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份额计算]抄底可转债赚收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華夏時報記者盧夢雪 北京報道
轉債融資收緊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轉債發行數量和金額明顯減少,但自7月以來,可轉債發行有所回暖,銀行理財公司也開始嘗試通過“固收 可轉債”的方式,尋求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如近日中郵理財發售的一款固收類產品,創新配置了可轉債,該產品平衡了可轉債的股性和債性,以期在爲理財產品提供穩健收益的同時,也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權益市場表現低迷,在可轉債正股走勢的影響下,可轉債價格受到了拖累。且今年以來,有可轉債一度大跌至0.001元,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股債交易邏輯複雜、短期走向難判的背景下,可轉債的靈活性和不對稱性優勢凸顯。通過精選低價格、低轉股溢價率的轉債,理財公司可在控制風險的同時,捕捉市場反彈機會,實現穩健增值。
銀行理財配置可轉債
7月13日,中郵理財在官方微信公衆號推介了一款配置了可轉債的固收類產品,據介紹,該產品風險等級爲PR2中低風險,投資週期爲365天,與傳統配置債券的方式不同的是,該產品配置的爲兼具“債性”和“股性”的可轉換債券。
“今年以來,伴隨國債利率中樞繼續下移、資產荒加劇,信用債平均發行利率和信用利差均壓低至歷史低位。”東方金誠研發部副總經理曹源源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與之相對,可轉債在跟隨權益市場向下調整過程中,一方面債性配置價值顯現,部分轉債如果綜合考慮股息率、到期收益率及信用風險,配置性價比要明顯優於信用債,另一方面前期權益市場大幅調整爲轉債正股未來反彈預留了較大空間,考慮當前權益市場大體處於底部調整階段,適時配置部分低轉股溢價率的高成長轉債,靜待未來正股反彈收益也有助於增厚產品收益。
銀行理財配置可轉債的資產策略不止中郵理財一家。記者注意到,長沙銀行也發售過幾款配置了可轉債的理財產品,均爲中風險、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投資週期爲6個月到15個月不等,當前尚有產品處於存續期,近半年年化收益率均在4%以上。
7月18日數據顯示,長沙銀行配置了可轉債的理財產品中,其中一款9個月週期滾動的產品近半年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64%;一款12個月週期滾動的產品近半年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81%;一款15個月週期開放的產品近半年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42%;一款存續期6個月的理財產品近半年年化收益則爲4.05%。
與此對比,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爲2.61%,近6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爲3.14%,均不及上述4只產品收益率。
近兩年來,隨着投資者風險偏好下行趨勢的凸顯,“低波穩健”逐漸成爲銀行理財公司產品的主打標籤。普益標準2024年一季度數據統計顯示,當前最新產品存續規模前十的銀行理財公司中,共有9家機構旗下PR1與PR2的低風險產品規模總和佔比在九成以上。而在產品規模中,多家機構固收類產品規模(不含現金管理類)佔比均在六成以上,凸顯出固收類產品的核心地位。
在產品同質化競爭之下,如何設計出更爲複合且靈活的理財產品成爲行業創新趨勢。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隨着市場利率的下行,傳統債券的收益率逐漸降低,而可轉債作爲一種相對高收益的替代品,吸引了理財公司的關注。通過合理配置可轉債,理財公司可以豐富投資組合,提升整體收益水平。
可轉債市場風險需警惕
值得關注的是,一方面,去年以來權益市場表現低迷,可轉債在正股走勢的影響下,價格受到了拖累;另一方面,近年來,可轉債市場不斷見證歷史。此前,搜特轉債、藍盾轉債等退市打破了轉債市場零退市的紀錄。進入退市板塊後,搜特退債曾跌至0.001元/張,刷新了可轉債價格下限。
信達證券研究指出,當前轉債市場處於正股轉債雙重流動性較差、股債交易邏輯複雜短期走向難判、發行人信用有惡化可能的特殊時點,導致了長時間大面積個券市場價格跌破面值和債底的情況出現。
廣州加倍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蓓蓓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爲,理財資產配置可轉債也面臨一定風險。首先,正股市場的波動直接影響可轉債價格,若正股表現不佳,可轉債價格可能長時間低於面值,甚至觸及債底,影響投資收益。其次,個別正股存在退市風險,一旦觸發,轉債價值將大幅縮水,對“雙低策略”構成嚴峻挑戰。此外,發行人信用惡化也可能導致轉債違約風險上升。
“考慮到轉債違約風險預測較爲複雜,市場對弱資質、高退市風險的低價轉債信用風險會更爲敏感,這也是近幾月低價轉債受市場情緒影響大幅波動,一直處於‘超調—反彈修復—再度調整’的循環往復中的主要原因。”曹源源表示,因此,理財產品在採取“雙低轉債”策略時需要充分評估轉債信用風險,規避存在重大信用瑕疵、退市風險較大的轉債。
但在股債交易邏輯複雜、短期走向難判的背景下,張蓓蓓認爲,可轉債的靈活性和不對稱性優勢正在凸顯。他表示,通過精選低價格、低轉股溢價率的轉債,理財公司可在控制風險的同時,捕捉市場反彈機會,實現穩健增值。此外,隨着市場逐步調整,部分被錯殺的優質轉債或將迎來價值迴歸,爲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因此,理財公司在配置可轉債時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收益,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當前理財產品配置可轉債是否有“抄底”考慮?中郵理財方面未對記者給予進一步回覆,但記者注意到,中郵理財在產品推介頁面提到,“該產品結合當前受A股影響,可轉債整體處於低估值區間的市場行情,配置雙低轉債,積極把握入場時機,低位等待資產回升,即可獲得較高的止盈概率”。
責任編輯:馮櫻子 主編:張志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