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18]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上海推出32项措施全力打造国际股权投资高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原標題:培育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上海推出32項措施全力打造國際股權投資高地)
上海股權投資行業迎來政策暖風。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從九個方面提出了32條務實創新的政策舉措,持續細化、優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環節服務,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風向標,着力營造政府領投、機構跟投的氛圍,驅動更多資本成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吸引更多投資機構落戶上海、長期發展。
“《措施》首次提出了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開展企業風險投資的概念,尤其還提到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這是非常重要的引導方向。”多位專家和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國內股權投資行業發展面臨階段性瓶頸問題,《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動資本要素集聚,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充分並完善地支持科技型創新創業,更合理地優化資源,提升上海股權投資市場的活躍度和吸引力。
培育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
《措施》注重貼合股權投資行業運行規律,瞄準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問題,從優化股權投資機構設立服務和行業管理、引導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企業風險投資發展、培育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暢通股權投資退出渠道、落實財稅優惠政策、推動行業聯動創新發展、高質量建設股權投資集聚區、加強行業社會組織建設等九個方面提出了32條務實創新的政策舉措。
領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黃岩對記者表示,《措施》首次提出了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開展企業風險投資的概念,這一概念雖然在政府文件中並不常見,但正逐漸成爲股權投資市場蓬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廣泛認可爲本次《措施》的重要信號之一。
在退出方面,除了暢通上市通道、份額轉讓和S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等方式外,《措施》特別強調了提升併購重組退出效率,這一策略與國際上較爲成熟的股權投資市場策略相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措施》還首次提出鼓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上市、發債和業務創新的政策,爲一些規模較大且相對成熟的機構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激勵。
此外,《措施》還強調鼓勵股權投資頭部企業參與行業發展建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多項關於鼓勵高質量建設股權投資集聚區的建議和方向,行業組織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明確提及並賦予了重要作用。
“作爲投資機構,我們最爲關注和期待的是長期資本,尤其是國有資本在引領投資和靈活退出等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構建更多元和完善的退出通道等,這將更有力地促進股權投資市場活力的進一步迸發。”黃岩指出。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長聘教授、財政部會計名家夏立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措施》最大的亮點是提出打造股權投資的集聚區,通過空間上的集聚,提高效率改善服務,建立一些快速通道機制,這是比較大的一箇創新。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告訴記者,在募投管退方面,措施還是有很多亮點和創新舉措:一是鼓勵引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完善政府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專業化平臺、獎勵政策等方面有很多創新舉措;二是在引導各類基金投資股權投資行業方面,鼓勵保險資金、銀行理財、企業年金、養老金等多樣化資金支持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尤其是提到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這是非常重要的引導方向;三是在退出方面,在併購重組、暢通境內外上市通道、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讓、二級市場基金方面有很多創新舉措。
打造國際股權投資高地
“在服務股權投資機構設立方面,在新設,行業服務和管理方面有很多便利行業發展的創新舉措,這些都是針對目前股權投資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問題,對於上海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利於吸引和鼓勵機構集聚,打造上海股權投資集聚區。”劉斌表示。
夏立軍指出,股權投資行業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涉及到政府跟市場的關係問題。有爲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務好有效市場,是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的關鍵。上海的科創引導基金,一隻叫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還有一隻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隨着《措施》發佈可能會再設立一隻專門的科技創新引導基金,未來這一塊的規模可能也會不斷提高,政府在這一塊的投入,包括搭建專業服務平臺,還有出臺相應科技獎勵政策,彌補市場的不足,培育有效的市場機制,這些都是解決政府跟市場之間的一些關係問題。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措施》主要是想要引導銀行理財資金進行股權投資,主要是打通投資渠道,至於理財資金是否會轉向股權投資,則還有待觀察。政府可以加強風投基金,撬動民營資本支持初創企業,從而激活中小科技企業的創業熱情,提升中國經濟的科技創新潛力。
黃岩認爲,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內容,首次提出了鼓勵股權投資行業發展並與科創企業發展相結合的方針。本次上海市發佈的《措施》迅速響應了會議號召,並且在全國範圍內看都具備領先性的政策內容,《措施》提出了許多全新的建議和先行先試的內容,爲上海乃至全國股權投資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指明瞭落地的方向。
黃岩表示,此次發佈的《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動資本要素集聚,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充分並完善地支持科技型創新創業,更合理地優化資源,提升上海股權投資市場的活躍度和吸引力,完善上海市國資基金生態體系,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社會資本落戶,促進產業升級和企業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長期以來,上海高度重視並支持股權投資行業發展,通過培育企業、出資引導、出臺政策、優化環境等方式持續加強對股權投資發展的支持力度。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三季度,註冊在上海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管理人1843家、管理基金8865只、管理規模2.3萬億元,三項數據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上海的創投基金管理規模6150億元,位居全國之首。截至同年末,科創板上市企業566家,IPO融資額超9000億元,總市值6.1萬億元,爲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聯動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吸引外資方面,截至2023年末,共計90家境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參與上海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累計試點規模約186億美元。在支持退出方面,截至2023年末,上海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平臺共計成交69筆,成交總份數約175億份,成交總金額約204億元;完成21單份額質押業務,質押份數21.4億份,融資金額約33億元。
記者:餘繼超
編輯:姚惠
責任編輯:畢丹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