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予专访万科a是什么意思:从歌中来,到诗中去 点燃文化自信的星星之火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今年以來,“文化入侵”這個名詞開始頻繁在網絡上出現。與之相隨的事件接踵而至,如:“人教版毒教材”、“夏日祭全國巡展活動”、“迪奧文化抄襲我國傳統服飾馬面裙”等等,數不勝數,引起全國人民憤怒聲討。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廣使者鄧超予認爲,這是文化自信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激烈鬥爭的表現形式,並呼籲全球華夏兒女增強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這次的“迪奧馬面裙”事件,一時間激起了全國上下傳統文化愛好者們的公憤,但從另一箇方面,也標誌着全體國民對民族文化自信在意識上的覺醒。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箇國家、一箇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箇國家、一箇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箇點滴積累、長期積澱的過程。
對此,鄧超予一直默默把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作爲自己的使命,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爲中國文化事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她堅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首先要創新文藝,弘揚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根本方向,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滿足人民的需要,緊密地聯繫羣衆,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根本方向。鄧超予認爲,文化自信就是要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着的信念。
做爲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學生,鄧超予以詩人身份登上北大講壇,分享她的寫作經驗和人生感悟,其詩詞作品頻繁發表於《中國藝術報》、《中華辭賦》、《祖國》、《詩刊》、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平臺,季老更是在看過了其詩集《予香嫋嫋》後,給出了“似乎發現了珍珠”的最高評價。對於自己擅長的音樂,她以民歌界當之無愧的閃耀之星,走進北大講堂,參與制作並演唱的《土家妹子》、《跳春光》、《新編六口茶》等多首展現土家族風土人情、傳播土家文化的歌曲,現已陸續發行了英文版本。
其次要傳承民族精神,講好中國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爲“文明的搖籃”,有着延綿不斷的五千年文明史,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也不斷創造並傳承了優秀的傳統文化,鑄就了歷史的輝煌。鄧超予生於鍾靈毓秀的長江之濱,荊楚之地,穿越千年,屈原“一部離騷泣鬼神”,昭君“一曲《怨詞》傳樂府”。先人的才氣與風骨源遠流長,偉大的精神反哺着這裏的人民。
鄧超予生於長江之濱,長在書香門第,自幼被土家族文化浸潤,婉約的清江秀麗賜予了她作爲土家兒女能歌善舞的才情,中華傳統文化賦予了她典雅的氣質。她素手揮墨,芳心激盪,詩歌辭賦既見鄉土柔情,也聞民族國家,婉約與豪放兼得。不只如此,鄧超予爲了弘揚和傳承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她還設計了一系列文創產品,成立西蘭姑娘文創館,她傳承非遺古老技法,以土家族文化爲構成,讓西蘭卡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創”中煥發新生。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因爲喜愛超予,而深入瞭解土家歷史;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潮人因爲西蘭姑娘文創館,而被非遺文化所深深吸引。
鄧超予認爲,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我們要積極發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真正瞭解燦爛的中國文化,展示中國美好形象。
當鄧超予身着一襲土家族傳統服飾“西蘭卡普”走上戛納紅毯,驚豔中外媒體,官方鏡頭短短三分鐘給到了她8個特寫,破歷史記錄,成爲世界媒體的焦點。接下來,鄧超予將繼續把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作爲畢生事業,厚植文化內涵,不斷精進昇華,尤其講好中國土家族故事,推動文明交流互鑑,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詮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核心力量,展現中國人的精神內涵。
再次要展現東方美學,主動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一箇擁有五千年文明和十四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在諸多意識形態的巨大浪潮中堅守陣地。鄧超予受“一帶一路”國際電影周官方邀請,中法文化交流使者鄧超予從中國長江之濱到法國戛納,穿着自己參與設計、改良的土家族禮服——西蘭卡普“火鳳凰”裙踏上紅毯。西蘭卡普是土家織錦,有着千年的歷史傳承,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爲中國五大織錦之列,如今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蘭卡普織錦曾經作爲國禮被贈送多國總統和外賓。鄧超予紅裙翩躚,金線勾勒出鳳凰圖騰,栩栩如生,彷彿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飛。紅裙美人經典的一幕成就了外國人心中的高級東方美學,也成爲世界瞭解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
“火鳳凰”禮服裙作爲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着裝,深受電影節上衆多女星的喜愛。鄧超予肩負着宣傳土家文化的使命,她當場贈送土家族織錦給奧斯卡金獎獲得者,法國國寶級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及衆多國際友人。鄧超予表示:“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之所以選擇了土家族服裝,是覺得民族元素與時尚元素能碰撞出火花,紅毯上可以更直觀的展示中國民族文化之美。”
最後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文化自信融入人們的精神生活,形成高尚的倫理道德、優雅的審美情趣,並在具體實踐中規範和激勵人們的行爲。鄧超予認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所以她熱愛的慈善事業,便是基於“講仁愛”這一高尚的道德情操爲出發點。她曾發起“予樂爲民行”行走百座名城大型公益活動,大愛行天下,舉辦兩場大型慈善公益音樂會,募集愛心款物1352萬元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2024年在民政部發起“予樂童行”300萬公益項目,致力於爲每位土家族孩子助力音樂夢想和非遺傳承計劃。
鄧超予曾獲國家級聲樂、古典舞、古箏等金獎,擔任多箇國家及省市文化大使,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總評委,中國旅遊小姐大賽首席評委,錄製央視及衛視多臺春晚,化身“聲樂大師”亮相CCTV《音樂公開課》,積極參與國家奧運會,中宣部“心連心”及冬奧會等大型活動,是活躍在民族聲樂一線的傑出少數民族代表。這也是她發揮榜樣力量,踐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系列舉措。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鄧超予以一已之力,鍥而不捨,不斷身體踐行着傳統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她相信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已經在人民心中生根發芽,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格局認知,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指日可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